前言

好奄悶,想吹雞!
周街小喇叭!

嘈到拆天,都係為咗集結仲想講故仔嘅人,一齊繼續bilibala。
就算街道再平靜,就算圍爐被監聽,
我哋仲感應到好多學生蠢蠢欲動,想參與呢個地方創造出嚟嘅故事。

今屆學生電影節共徵件超過二百六十份,為歷年之最,
故事歡笑悲憂走馬燈,但都離不開對羈絆的思考。

原因既是年代的一發不可收拾,也是現今學生心智早熟的表現,或更公允的說法,是少年與亂世互為因果的永恆宿命。

趁還未失散,趁有限時間,
我哋用小喇叭嘅心情,在主旋律入面覓尋每一首沒名字的歌,每一個無名字的你。

小喇叭嘅精粹除咗頂硬上,仲要偶然搞搞事,第四屆平地學生電影節有以下新花臣:

  • 召喚學生作品,首辦本地競賽

    以獎項作為通行世界嘅護照,將我哋嘅故事、歷史和情感傳達至不同角落。二十部競賽作品經初審精挑細選而來,最後由決審評選出五個獎項,各自承載不同意義;評審團亦加添不同界別嘅面孔,審議過程絕對經得起試鍊。

  • 學生話事,首辦與電影節並行嘅「平地影像共學計劃」

    招募全港中學生、大專生參與電影欣賞課程,初試評審、訪談及策展,並為本地競賽選出「學生評審團獎」。

  • 傳播學生聲音,以電影節連結在地及世界

    「本地競賽及亞洲學生作品選」集結三十部精選作品,編成六個主題節目,題材、類型與手法多變,各自精彩

    「純粹睇戲?Filmcation?」搜羅本地競賽遺珠之作,映後Beer Party全日放送

    「東南亞短片節—得獎作品集」引介近年致力培育東南亞年輕影人,並活躍馬來西亞的新興短片節SeaShorts Film Festvial,選放其競賽的四部得獎作品

    節目有更新,感情在進化,只要你也在凝視,平地還是平地。

    祝君與電影節共同小喇叭~

學生如海綿般,處於不斷吸收的狀態,他們未經社會全面洗擦,在創作上無須妥協,勇於顛覆約定俗成的遊戲規則。本地修讀影像創作的學生眾多,作品均展現當代年輕人的視野,卻一直缺乏以學生為本的發表與交流平台。

平地學生電影節於2015年創立,正為這現象打開缺口,回應當代年輕創作者的需要,向公眾推廣學生作品,肯定其藝術、文化及社會價值,並舉辦工作坊、講座及培訓等支援項目,鼓勵年輕人持續自主創作。

感謝歴年各界的踴躍支持,我們至今已:

  • 公開徵集七百多份本地學生作品
  • 舉辦近八十場放映、工作坊、講座及導賞等活動
  • 選映近九十部本地及海外學生作品;參與大專院校及中學近六十間
  • 參展本地及海外影人超過一百人
  • 累積觀眾達一萬五千人

平地映社成立於2014年,由從事獨立製作、影像教育及節目策劃的新銳影人創辦,旨在建立以本地年輕創作人為本的平台,至今已策劃平地學生電影節、專題放映及海外交流,於本地和海外推廣香港學生作品;同時舉辦培訓及研究項目,期望支援本地年輕影人自主創作與發表,促成與國際影壇交流和合作,培育新一代電影製作人才;近年發展青少年影像教育,期望培養其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,提升對電影藝術的興趣及欣賞力,推動香港影像教育發展。